文字/语音/书信,轻量化咨询到底能不能靠谱?
发布时间:2022-04-30 [ 阅读:次 | 添加:mxq ]
作者:Nyxxx
来源:微信公众号:橡上OakUp 心理美学空间(ID:oak_up)
原文标题:文字/语音/书信,轻量化咨询到底能不能靠谱?| 对心理服务形式和本质的思考


一直在聊「心理学产品」,最近也有朋友问我对网络平台上的文字咨询、语音咨询的看法。


作为一名曾经做过「轻量化咨询」项目的心理研发员,一名正从事传统的心理咨询服务的个人执业咨询师,想简单分享一下最近的思考。


先把服务形式简单分个类:


传统服务形式:个体/伴侣/家庭心理咨询、团体咨询、团体辅导等。

轻量化服务形式:图文聊天咨询、语音咨询、书信留言咨询等。


01   

心理咨询的本质?


从百余年前弗洛伊德、罗杰斯等心理学大师的探索开始,谈话式的「心理咨询」可以说是目前最被认可的,提供最直接心理帮助的形式之一,提到「咨询」,自然就会想到相对而坐的咨询师和来访者。


但,回到「心理咨询」,它的本质到底是什么?


——其实就是「服务」,由专业受训者提供的,助人或者助人自助的服务


而「服务」最大的特征,是无形——提前预约咨询,来到咨询室,准时开始准时结束,除了50分钟的咨询时间之外,咨询师其他什么东西都不会给你。


当然也有例外,比如有的行为认知流派的咨询师会留家庭作业,有的短程疗法的咨询师在全部咨询结束后写一封信给来访者,近些年新兴的艺术治疗在结束后也会留下一些「作品」。


但对大部分接受心理咨询服务的来访来说,结束后留下的,只有体验和经历,只有信息、关系、客体,或者内在人格的变化。


即使是上述「留下」少许有形部分的咨询形式,有形的部分也只是附属,核心的还是咨询师无形的「服务」。


  02  

传统形式:较成熟的标准化


心理咨询的服务历经百年的发展,已经足够标准化。虽然各流派之间有细微差异,但行业有大致统一的标准。


比如,咨询师在受训时通常会有「伦理」和「咨询设置和框架」部分的培训,资深的咨询师会告诉受训者要遵守哪些咨询原则,如何来设置既符合行业要求又适合自己的咨询时间、收费价格和服务方式等。


当然,这只是理想的情况。


不可否认,无论国内国外,都有一些无视行业要求的「从业者」存在,尤其国内目前尚不规范,从业者良莠不齐,表面打着「心理咨询」旗号,实则按自创的「规矩」「技术」行事的人不在少数,这部分暂时不属于讨论范围。


总的来说,无论是个体/伴侣/家庭咨询,还是团体咨询/团体辅导,服务的规范都已经比较成熟,有很多可以参考的资料和监管方式,不需要从业者有太多创新,只需要遵守行业伦理、尊重流派的培养体系、设置和框架,大概率能提供较好的服务。


尽管如此,不少流派内部也已经有「改革者」尝试创新旧有规范,比如精神分析流派中科恩伯格主导的TFP移情焦点疗法,就有尝试给出更清晰的治疗框架。


03  

轻量化形式:挑战重重


传统的心理咨询大多在线下开展,线上也只接受视频形式。


而那些应时代趋势而生,在传统咨询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「轻量化咨询」,比如很多互联网平台提供的免费或付费项目,则有图文咨询、语音咨询、书信/留言咨询等更广泛的形式。


这样的「创新」有利也有弊。


一方面,这些「轻咨询」确实降低了服务门槛,让需要帮助的人更容易开始获得(有限的)帮助,也让平台对提供服务者的要求更低,无论效果如何,都让想从业的人有了更容易开始的「入行」机会。


另一方面,这些创新的形式也对服务设计者和从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——


如何才能让这些没有太多资料、经验可以参考的新形式,在助人时也符合心理行业的基本伦理和专业要求?

如何基于对心理学服务本质的理解,为这些新的咨询形式制定合适的伦理、框架、设置?


在我的经验中,很多从业较久的咨询师,「瞧不上」这些「乱七八糟」的新形式,简单的一概而论,全盘否认这些服务形式的助人效果,认为只有线下的或者长程的心理咨询才是「心理咨询」。


与此同时,也有一些圈外的商人、创业者或互联网从业者,从用户需求中看到了「商机」,无视心理行业对专业性和伦理的要求,野蛮地利用流量获取利益,开发或组织起门槛较低的「轻量化心理咨询」,也似乎确实验证了从业者的的担忧,误导了大众对咨询的理解。


毫无疑问,以上两种对待「轻量化」的方式都太片面或极端,并不可取。


  04  

行业责任,顺势而为


无可否认,心理咨询服务的创新和轻量化势不可挡。


时代的发展必然要求传统的技术调节自身适应变化,就像最初视频咨询也不被接受,现在已经逐渐摸索出视频咨询和线下咨询不同的有效原则,让无数来访受益于技术发展。


互联网的发展,大众心理需求的爆发,要求心理行业有更匹配的服务形式。即使没有靠谱的「轻量化咨询」,大众也会受自身条件限制,去盲目寻求其他看似有效的「帮助」。


如果能研发出高品质的新服务形式,能够降低大众获得帮助的门槛,对当下心理咨询行业的普及与发展都大有裨益。


在我的理解中,心理服务的本质是「助人或助人自助」,是「觉察能力」「心智化」「人格成长」等一系列「起效因素」的集合,而无论谈话或表达性艺术的方式,都只是促进起效的形式。


在理解起效本质的前提下,不同的形式只是「程度」和「适用范围」的差异,如果舍本逐末,追逐固有的形式,忽略大众实际需求,或许反而违反助人原则。


因此,个人认为,轻量化咨询服务形式的研发设计,更需要有足够的经验、对行业本质足够理解的咨询师、心理学家和产品研发加入,根据形式需求制定相应的伦理和框架,让新形式也「有法可依」,良性发展。


05 

形式创新:机会而非原罪


心理学服务比较抽象,「形式」和「本质」的关系可能不太好理解。我是产品设计出身,对实体产品比较熟悉,给朋友举过一个「水杯」的例子:


就像我们人人都有「喝水」的需求,那「水杯」只是一个用来装水的解决方案


人类早期用木质、陶瓷水杯,随着科技发展开始有商家制造塑料水杯,习惯木质、陶瓷水杯的人最初可能会对「塑料水杯」持怀疑态度,认为「不是水杯」。


那么,「塑料水杯」就无法满足喝水需求,就一定会有问题吗?我想,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心里都有答案。


但重要的是,人们早期的这种怀疑和谨慎,是有很有必要的。


塑料有很多种,在投入使用的初期阶段,科学家可能对塑料的属性尚未研究明白,加上有些无良商家为了赚钱,生产的某些的塑料水杯可能确实会释放有毒物质,对人身体产生毒害。


但这里有问题的,是「时代的局限」或「无良的商家」,而非「塑料」本身。


同时,如果市场中已经出现的大部分塑料水杯都有毒,难怪其他商家和消费者会把「有毒」和「塑料」画等号。


但,事实呢?


可能只是还没有商家,或比较少商家,生产出「足够好」的安全塑料水杯,有效发挥出塑料的优势。


回到心理咨询服务的形式,也是一样的道理。


毫无疑问,轻量化的心理咨询是创新的形式,研发、设计出足够好的产品所需的探索并不少,甚至比学习并遵守传统咨询框架所需要的时间更长。


目前这种形式发展的时长较短,投入的商家也未必都有良心和能力,就现状而言,现有的轻量化咨询服务产品,的确可能大部分不够靠谱。


但就像前面所说,这并不代表「轻量化咨询的服务形式」就是原罪,并不代表所有的轻量咨询都没有帮助。


在保持谨慎观望的前提下,我会期待并等待,靠谱的「轻量化咨询服务产品出现,为有效满足大众心理需求,提供新的选项。


END.


作者简介:Nyxxx,聂昕悦 ,产品策划人×心理咨询师 橡上OakUp 心理美学空间。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:橡上OakUp 心理美学空间(ID:oak_up),用设计思维,做有趣靠谱的心理产品+服务。现有「咨询椅老师」表情包+漫画+视频、「觉察空间」线上体验活动、「心情计划」线下艺术疗愈工作坊等系列。
网文转自壹心理。